-->
<object id="lwei9"><nobr id="lwei9"></nobr></object>
<pre id="lwei9"></pre><code id="lwei9"></code>

  • <th id="lwei9"><video id="lwei9"></video></th>
  • <video id="lwei9"></video>

    <th id="lwei9"></th>
  • 首頁>科技>動態
    在大型特種飛機 AG600M 八個多月的試飛期間,珠海氣象部門勇于擔當主動服務——
    “鯤龍”翱翔藍天 氣象傾情護航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日期:2023年02月10日07:53

    日前,廣東省珠海市氣象局收到一份特殊的“新春禮物”——來自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的感謝信。信中充分肯定了珠海市氣象局在“鯤龍”試飛期間提供的氣象保障服務:“我們共同克服疫情影響,圓滿完成AG600M全狀態新構型滅火飛機三機首飛、12噸投汲水試驗等科研試飛任務,衷心感謝貴單位給予試飛工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p>

    自2022年5月起,珠海氣象部門與大國重器“鯤龍”攜手度過了200多個日夜。

    天氣系統嚴重威脅飛行安全

    AG600M是我國首次按照民用適航標準研制的大型特種飛機,屬于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做好試飛氣象保障服務,責任重大。

    試飛試驗場位于珠海金灣機場區域,該區域南臨南海、北靠攔浪山,海陸交界處的下墊面復雜,天氣情況復雜多變。珠海市氣象局助理首席預報員王世強介紹:“一方面是臺風、暴雨、雷電、大霧等災害性天氣多發,另一方面海陸風轉換期間風向變化大,復雜的下墊面使得低空常有亂流出現,這些天氣系統嚴重威脅飛行安全?!?/p>

    為做好試飛氣象保障,珠海市氣象局成立專項氣象服務保障小組,制定專項服務方案,充分利用X波段相控陣雷達、風廓線雷達、微波輻射計等先進的氣象觀測設備,依托城市精細化預報、強對流自動預警等系統,結合試飛氣象條件需求,重點對機場區域能見度、風向風力等高影響氣象要素進行科學研判。2022年5月31日、9月10日和12月9日,三架AG600M先后在珠海試飛成功。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多次感謝氣象局提供的精準預報,曾兩度來信以表謝意。

    珠海市氣象局嚴密監測天氣,為“鯤龍”試飛保駕護航。邱正鑫 攝影

    精細預報抓住首飛關鍵窗口

    飛機首飛不可知因素較多、安全風險較大,對飛行天氣要求標準也更高。2022年5月31日,第一架AG600M首飛時間敲定,天公卻不作美,當天8時55分,珠海市氣象局發布全市雷暴預警信號,試飛區域西北方向的南水鎮和平沙鎮降水明顯,且有繼續增強的趨勢。試飛區域所在的三灶鎮也漸轉陣雨天氣,能見度逐漸低于安全飛行的底線要求——5公里。珠海市氣象局及時提醒試飛辦公室工作人員周邊有強降水系統活動,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

    “飛還是不飛?”天氣趨勢成為決策關鍵,珠海市氣象保障團隊通過對X波段相控陣雷達的精細化降水探測數據、短臨降水預報系統的綜合分析,結合本地氣候特征和預報經驗,在10時向試飛辦公室提供了重要氣象信息:預計未來1小時,機場區域多云,間中有陣雨,偏南風3級,陣風4級到5級,能見度15公里到30公里。

    雖然天氣并不十分理想,但風力和能見度具備試飛底線條件。在氣象保障團隊的密切跟進下,10時49分,第一架AG600M開始滑行,10時55分起飛,進行首次空中飛行,11時17分安全著陸,首飛任務圓滿完成。

    氣象預報阻止了一次危險飛行

    在服務試飛的8個多月里,珠海氣象部門始終站在國家戰略高度,勇于擔當,主動服務,試飛期間累計發布專題氣象保障信息和突發氣象信息140余條,試飛辦公室根據氣象部門預報預警調整和取消試飛計劃16架/次,有效保障了試飛試驗的安全。

    保障“安全”不僅僅在于助力“鯤龍”翱翔藍天,更重要的是守住飛行安全的“紅線”。

    2022年7月6日,試飛試驗原定于10時開始。6時,氣象保障團隊已在密切監測機場周邊氣象狀況。此時X波段相控陣天氣雷達顯示試飛區域上游有雷雨云團正在發展,風廓線雷達上同時顯示800米高度附近存在明顯的風場切變,短臨系統預報產品也顯示雷雨云團將逐漸靠近機場區域,天氣形勢越發復雜。

    氣象保障團隊經過激烈的會商討論,得出“強雷雨云團將會在兩小時后影響到試飛區域”的結論。試飛辦公室根據預報結論果斷取消當天的試飛計劃。當天8時,七八級大風裹挾著雷雨而來。正如試飛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所說:“珠海市氣象局預報準確,阻止了一次危險的飛行?!?/p>

    (作者:楊麗蓉 盧彥彰?責任編輯:張林



    圖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