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lwei9"><nobr id="lwei9"></nobr></object>
<pre id="lwei9"></pre><code id="lwei9"></code>

  • <th id="lwei9"><video id="lwei9"></video></th>
  • <video id="lwei9"></video>

    <th id="lwei9"></th>
  • 首頁>資訊>觀點
    抓好春耕備耕 讓“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日期:2023年02月08日08:03

    中國氣象報評論員

    春來中國,萬象更新。農歷新年剛過,在希望的田野上,已是一派春耕春管的忙碌景象。來自農業農村部的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當前冬小麥長勢好于上年,冬油菜苗情與常年相當,夏季糧油生產基礎總體較好,為我們奮力奪取新一輪豐收注入了強勁信心。

    這得益于黨中央的高瞻遠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皆對“種糧”和“穩糧”作出部署。

    這背后也飽含中國氣象局黨組的高度重視——始終牢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高位部署、持續推動,帶領全國各級氣象部門堅持“一季接著一季抓,一個過程接著一個過程服務”,精準施策、精細服務。

    一年之計在于春,不誤農時保春耕。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今年農業生產面臨部分地區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較高、主要糧食作物病蟲害發生面積大等復雜形勢和嚴峻挑戰。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底線思維、需求導向,在“增產”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開好局、起好步。

    堅持底線思維,下好春耕備耕“先手棋”。從1月初中國氣象局與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氣象為農服務提質增效行動方案》,到日前中國氣象局印發工作方案推進農業氣象觀測業務高質量發展,再到全國春耕春播氣象保障服務視頻會議召開,我們一直在與時節搶時間。各級氣象部門要自覺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把農業生產氣象服務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春耕春播氣象服務作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重要抓手,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確保春耕備耕氣象服務工作落實到人、落實到崗,為全年糧食豐收打好基礎。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在精細服務上更上一層樓。堅持趨利避害,持續深入開展分區域、分時段、分災種、分作物的全周期氣象服務,為當地政府和農業農村部門正確判斷形勢、精準指導農業生產提供支撐。對標農業強國建設需求,聚焦大數據、小場景、實應用、廣覆蓋,強化智慧農業氣象服務能力建設,加強成果總結、經驗分享,全面提升農業氣象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對標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要求,繼續深入開展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業務,聚焦系統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試點推動、典型帶動,將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業務產品體系建設不斷向基層拓展延伸,確保預警信息到戶、防御措施到田。

    融入農業生產全鏈條,牢牢把握糧食豐收主動權。要做好農業生產氣象服務,充分發揮主動互動聯動機制作用,將凝聚部門和社會力量作為工作的重要一環??v向,各級氣象部門要強化系統思維,完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夯實綜合立體農業氣象觀測業務基礎,提升災害性天氣精細化預報能力和病蟲害精準防控水平,加強衛星遙感、人工影響天氣等技術應用,提高氣象服務科技含量,充分發揮全國農業氣象服務專家組的“智庫”作用。橫向,要堅持需求導向,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主動融入農業生產全鏈條、全環節。特別是要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新一輪全國農業氣候資源普查和區劃工作,增強氣候變化適應能力,為擴種大豆油料做好科技支撐。

    不誤農時、不負春光。當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正從南向北陸續展開,春管工作進入關鍵期,各級氣象部門要圍繞農業強國建設,切實增強做好春耕春播和春季農業生產氣象服務的責任感、緊迫感,全力以赴把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把握在手中,為實現我國糧食“二十連豐”交出優異的氣象答卷,讓“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

    (責任編輯:顏昕)



    圖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