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根據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的新精神新要求,結合實施情況和氣象部門實際,中國氣象局對《新時代氣象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計劃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
中國氣象局人事司司長王志華表示,《實施辦法》的修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加快打造心懷“國之大者”、熱愛氣象事業、勇于創新發展的優秀高層次氣象科技創新人才梯隊。
落實新要求新部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國務院印發的《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要求,建設高水平氣象人才隊伍,加強氣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氣象人才培養,優化氣象人才發展環境。這些重要指示、要求和部署都需要及時貫徹落實到氣象人才工作中。
實施部門重點人才計劃是加強氣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做好新時代氣象人才工作的成功經驗。
2019年,中國氣象局印發《實施辦法》,啟動實施氣象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計劃(以下簡稱氣象“十百千”人才計劃),并于2020年至2022年開展3次推薦選拔工作。經單位推薦、專家評議、黨組審定,共遴選出氣象杰出人才8名,氣象領軍人才69名,首席氣象專家165名,青年氣象英才180名,西部和東北優秀氣象人才48名,初步建立起氣象部門高層次人才梯隊。
按照《實施辦法》要求,各?。ㄗ灾螀^、直轄市)氣象局和國家級主要直屬單位均規劃和實施了本單位的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計劃,實現了與中國氣象局氣象“十百千”人才計劃的有機銜接。
對照中央對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結合人才推薦選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與不足,《實施辦法》亟需修訂完善,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人才計劃的類別定位與建設氣象戰略人才力量的要求存在差距;二是沒有突出中青年人才的培養選拔要求,氣象領軍人才與團隊建設結合不夠緊密;三是支持保障措施還需進一步完善,特別是需要建立以考核評估結果為依據的激勵機制。
重點修訂四方面內容
修訂后的《實施辦法》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進一步明確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人才辦和各職能司在人才計劃組織實施中的職責;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四個面向”培養選拔氣象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加快建設氣象戰略人才力量。
《實施辦法》分六章共34條。其中,重點針對人才類別層級分布、各人才類別的選拔條件及程序、入選人才的支持保障措施及考核評估激勵等內容進行修訂。
對標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中央人才會議精神,結合氣象部門實際,《實施辦法》優化調整人才梯隊名稱,形成氣象戰略科技人才、氣象領軍人才和氣象青年人才三個梯隊,并將原第三梯隊的首席氣象專家調整到第二梯隊,與科技領軍人才共同組成“百”層次,突出了科技創新驅動業務發展和研究型業務的部門特點,總體上健全了氣象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梯隊的構成,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廣大氣象業務服務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實施辦法》明確,根據人才隊伍建設需要,經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可調整人才計劃項目設置及規模。
對于各人才類別的選拔條件及程序,《實施辦法》進行了梳理和完善。比如,對各層次各類別推薦人選均提出年齡要求,突出中青年人才培養;落實“評用結合”要求,對科技領軍人才推薦人選增加團隊建設的要求,實現了領軍人才與創新團隊建設的良性互動;對首席氣象專家增加了省級以上業務服務首席崗位經歷的要求,更加注重實際能力和貢獻。破除“四唯”,調整了直接參評人才計劃的條件。同時,進一步完善各人才類別的遴選程序,要求在專家評議中綜合考慮推薦人選的工作經歷、創新能力、崗位貢獻、業績成果等因素。
《實施辦法》進一步健全對入選人才的支持保障措施,鼓勵和支持入選人才牽頭組建或骨干參與相關領域創新團隊、專家組,在業務服務工作中發揮把關作用;鼓勵和支持入選人才定期到西部、東北地區以及基層氣象部門開展學術技術交流,發揮“傳幫帶”作用;優先支持入選人才招收訪問學者,擔任碩士生、博士生導師;要求氣象青年人才積極參加“青年人才下基層”活動;要求各單位選樹和宣傳入選人才的先進典型,努力形成講科學、愛人才、重創新的良好氛圍。
強化考核評估激勵也是修訂內容之一?!秾嵤┺k法》進一步落實中央改進人才評價考核的要求和部署,對入選人才均實行支持期考核,進一步明確考核內容和分級分類考核要求,提出氣象戰略科技人才和氣象領軍人才考核結果優秀等次比例不超過30%。實行以支持期考核評價結果為依據的激勵方式,將支持期考核結果作為是否繼續支持和是否給予創新津貼激勵的重要依據。
(作者:黃彬 蔣星?責任編輯:張林)